在货运的时候,潮湿是货物需要面对的最隐蔽的“破坏者”,
它会让电子产品短路、食品发霉、木材变形,而干燥剂正是守护货物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。
但你不要以为干燥剂就是你吃东西时拿出来的那一包,或者说可以随便选用。
不同航线对干燥剂的要求天差地别,选错或用错可能面临清关受阻、货物受损甚至面对法律风险。
今天,我就给大家说说美线、加拿大线、欧洲线和东南亚线的干燥剂使用要点。
首先科普一下,干燥剂分成两类:物理吸附型,还有化学活性型。
前者安全不过效果比较慢,
后者快是快啊,不过可能含有腐蚀性成分,要根据货物的特性进行选择。
其次,文件必须必须必须要齐全。
所有航线中,含化学活性成分或被归类为危险品的干燥剂需提供SDS,并引用GHS分类标准。
若出口欧盟,要REACH合规声明;出口美国食品类货物,要FDA相关证明。
东南亚因面对高温高湿的气候,干燥剂需要吸湿强、高效率,海运常用氯化钙(吸湿率高),空运可选硅胶。
木包装需要ISPM15标准熏蒸/热处理,别忘了随货提供熏蒸证书,外包装要用当地语言(泰语、越南语等)标注“不可食用”等警示。
别忘了,货物的包装和放置上也是很讲学问。
干燥剂包装必须是坚固防漏的,外面要贴上清楚的安全标签(如“DoNotEat”);
使用的时候,要均匀悬挂或者放在货物的周围,避免发生直接接触(也是防止污染的一种方式),使用量要根据集装箱的大小、运输的时间等,参考供应商公式计算。
结语
从美线的严审到东南亚的本地化标签,干燥剂的选择可不是随便的买包干燥剂放上进去,介么简简单单的事。
需要你对目的地市场有足够的了解,以及对货物特性的把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