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离美国关税谈判截止日(7月9日)只剩几天,
印尼放出大招——宣布要放宽一批商品的进口限制。
先松绑十大类商品,这些领域暂时不动
印尼表示未来两个月会放宽十类商品的进口限制,比如林业产品、塑料原料、化肥、食品托盘这些,
进口许可流程会简化,
还会取消部分商品的配额。
不过也不是全放开,
大米、食盐、钢铁、纺织品这些关系当地产业的“关键物资”,
进口限制该咋严还咋严。
另外,印尼还下调了智能手机、笔记本电脑的“本地采购比例”要求。
手机零件原来得有40%是本地买的,现在降到30%;
电脑相关的要求也松了。
路边的阿婆也能看得出来,这明显是给苹果、微软等科技巨头“递台阶”,
意思是来建厂更方便了。
拿能源和矿产当筹码
光放宽进口还不够,印尼之前还有两大“硬货”:
1、今年4月时,印方表示要多买100亿美元的美国原油和天然气,
为此可能得少从沙特、尼日利亚这些中东和非洲国家进货,
甚至要削减掉54%从新加坡进口的燃油。
2、主动邀请美国一起搞电动车电池的矿产项目,
镍、铜这些造电池必需的资源都能共享,
印尼自家的主权基金也会下场投资。
为啥要做到这个份上?
看看数据就懂了,去年印尼对美贸易顺差168亿美元,
美国是印尼的三大客户之一,
一年进口印尼263亿美元的货。
但特朗普早就放话要征32%的关税,
一旦生效,印尼最赚钱的电子、纺织、鞋类出口(一年加起来118亿美元)肯定受重创。
更麻烦的是,
在泥潭里的印尼盾汇率再折腾下去,
资本外流风险更大。
上面这波操作能不能让美方放弃对其加税?咱们拭目以待